吴钩:古代如何惩罚强奸幼女罪

清人吴炽昌的笔记《客窗闲话》中收录了一则“强奸幼女案”的故事:“有七十余岁老翁,爱邻女幼慧,保抱提携,胜于己出。父母知翁诚实,使女拜翁为义父,往来无间。”这女孩子才十岁,正是半懂事半不懂事的年纪。一日,女孩父母因为要到亲戚家奔丧,将女儿托付给老翁看护,老翁于是过来家里暂住。次日,父母归来,见女儿走路[……]

Read more

关于虐待罪立法完善问题的研讨——兼论虐童行为的犯罪化

【内容提要】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虐待罪的规定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有必要对虐待罪的立法完善问题进行探讨。虐待罪的主体范围应有所扩大,将“对被虐待人负有照顾、保护或者负有指导、教育责任的人”都包括在内;虐待罪中的“情节恶劣”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起着重要作用,应作为此罪的构成要件;可适当加重虐待罪的法定刑。虐[……]

Read more

张千帆:网络言论如何“寻衅滋事”?

近日,《新快报》记者刘虎被警方刑拘,罪名是“网络造谣”、“寻衅滋事”,据说还被关进了“一级戒备”的拘留所。但是他究竟如何“寻衅滋事”,警方却语焉不详,人们自然联想起他7月底曾实名举报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重庆任职期间渎职。如果这次举报是无中生有的诬陷诽谤,能否构成“寻衅滋事”?

《刑法》第293条规定[……]

Read more

对“婚内强奸”以强奸罪定罪量刑的反思

【学科分类】刑法总则
【出处】《天津律师》2002年第3期。
【摘要】1999年12月由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判决的王卫民婚内强奸案引发了有关如何看待和处理婚内强奸行为的激烈争论。在这场方兴未艾的争论中,主张对婚内强奸以强奸罪定罪量刑的观点明显占优势,最高人民法院载发布的判例中表达了支持这一观点的倾向[……]

Read more

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的反思与重构

【学科分类】刑法学
【出处】《法学论坛》2013年第3期
【摘要】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的认定上,理论界存在着不作为说、持有说以及混合行为说。这三种学说均存在固有的理论缺陷且难以解决现有问题。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视为一种立法推定的犯罪类型,而不像其他犯罪一样具备完整的构成要件内容,并从犯罪的立[……]

Read more

梁根林:“醉驾”入刑后的定罪困扰与省思

【学科分类】刑法学
【出处】《法学杂志》2013年第3期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入刑以来,“醉驾”应否一律定罪、“但书”条款是否得为“醉驾”出罪规范依据之争,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正确解读“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要件内涵与规范含义,是正确认定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关键。“[……]

Read more

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的反思与重构

【内容提要】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的认定上,理论界存在着不作为说、持有说以及混合行为说。这三种学说均存在固有的理论缺陷且难以解决现有问题。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视为一种立法推定的犯罪类型,而不像其他犯罪一样具备完整的构成要件内容,并从犯罪的立法推定视角出发,将“说明来源”条款理解为巨额财产来源[……]

Read more

老骥:从“恶警摔婴”,看政改的紧迫性

河南林州市公安局民警郭增喜酒后摔婴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极大的愤慨,郭增喜的恶行已经冲破人类的底线,简直禽兽不如,这种恶行竟然还发生在一个人民警察身上,让世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同时让人们更难接受的的还有当地的监管部门,在事件发生之后非但不严肃查处,反而害怕对自身的不良影响,采取捂盖子的办法[……]

Read more

“醉驾”入刑后的定罪困扰与省思

【内容提要】《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入刑以来,“醉驾”应否一律定罪、“但书”条款是否得为“醉驾”出罪规范依据之争,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正确解读“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要件内涵与规范含义,是正确认定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关键。“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包含暗示罪量要素的不法行为[……]

Read more

王勋爵:简论金融职务犯罪的预与防

【摘要】实证主义认为,确定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方法,是命题与经验契合的证成过程。实践中银行业职务犯罪多缘于制度性漏洞,“十案九违规”的现状既说明腐败是反规范的结果,又表明制度还缺乏系统性。从根本上讲,无论内部风险还是外部风险,归因于制度规范还存在空白和黑洞。基于此,从预与防的角度去控制腐败风险,是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