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理论上存在着各种学说,其中,惹起说(因果共犯论)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在惹起说内部,又存在着混合惹起说和修正惹起说的对立,这两种学说的对立直接反映出结果无价值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不能将这两种学说视为一种学说,予以折中调和。应该从刑法理论的基本立场、共犯是否具有固有的可[……]
死刑案件裁判中非刑法规范因素考量
【摘要】死刑案件的法律结构与社会结构,决定了其法理学裁判模式与社会学裁判模式并存的不可避免性。非刑法规范因素作为一种法源形式,在死刑案件的裁判过程中,通过反映案件社会结构的价值判断与表现案件法律结构的逻辑推理,进入裁判规范范畴。但基于现代刑事法治的基本要求,非刑法规范因素在死刑案件裁判过程中,不具[……]
论我国的未成年人赦免制度
【摘要】赦免包括大赦和特赦,我国现行宪法中只规定了特赦。赦免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未成年人赦免制度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应当建立未成年人赦免制度。未成年人赦免制度的内容包括赦免的对象、赦免的条件、赦免的程序、赦免的内容等方面。
【关键词】赦免;未成年人;制度构建
一、赦免制度概况
(一)[……]
“最严重的犯罪”和死刑的强制适用
2008年6月25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对强奸幼童犯罪处以死刑违反了在《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中关于禁止使用残酷和非常刑罚手段的规定。[1]虽然美国最高法院至今拒绝承认类似的死刑适用是违反宪法的,但是对死刑适用范围的限制则日趋严格。[2]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法学的发展也正反映了国际人权法律的发展趋势。并[……]
陈瑞华: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
一、引言
近年来,量刑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有效规范法官在量刑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最高法院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建立“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量刑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量刑指导意见;二是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将量刑“纳人法庭审理程序”之中。前者是在我国刑[……]
略论我国的减刑制度
一、减刑制度
(一)减刑的概念
减刑,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依法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执行制度。回首我国的法律发展史,早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中即有减刑制度的规定,当然内容十分不完整。1979年《刑[……]
对立功情节的再认识
如果用苛严还是宽宥来反映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趋向的话,我们只能说,苛严为主,摇摆性和随意性中的宽宥是其独有的特征。
这就是说,刑法在更多情况下选择了苛严,当然即使在处罚愈加“择重”、“偏重”和“畸重”的情况下也并非没有案件宽宥的余地。最高法院曾经公布《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或许可[……]
故意内容不同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案例】:2012年1月4日,被告人孙某在同失主韩某一起取款时,暗自记下韩某的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密码。1月5日凌晨1时许,孙某在某洗浴中心包房内,趁韩某不备将其裤兜内的该银行卡盗走,后告诉被告人田某自己捡到了韩某的银行卡。二人预谋后,于同日4时45分到银行,由田某在自动取款机外望风,孙某通过自动取款机[……]
电子证据如何认定以及证明力大小研究
一、电子证据在审查认定中问题的提出
在实践中,电子证据作为证据应用,已是毋庸置疑,但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问题,学说界和司法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视听资料,有的认为是书证,还有的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等等。除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问题外,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电子证据的审查以及其证明力大小问[……]
由王马玲案看被害人过错问题
据《东方早报》报道,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发生一起“反暴力拆迁”刑事案件,基本案情如下:被告人王马玲的母亲李克英的房屋在拆迁范围内,拆迁公司具体负责拆迁的袁德春多次带领众多拆迁人员到61岁的李克英家“辱骂、威胁甚至殴打其本人及其女儿,打砸李家玻璃,放火烧其家门木柴”。李家曾报警,但并不能阻止这一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