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的内容有哪些?

鉴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终极性,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死刑复核案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应当对原审裁判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诉讼程序进行全面审查。复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查明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据以定罪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罪名是否准确,量刑(死刑、死缓)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二是[……]

Read more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

【法规名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
【法规分类】司法解释及案例
【颁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
【颁布日期】1997年4月9日
【实施日期】1997年4月9日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

Read more

行贿者检举受贿者或者受贿者检举行贿者的行为是否构成立功?

最高法刀下留人!吴英检举官员不构成立功有争议

今天第一次发表吴英如何量刑的意见,之所以先前不发表意见,是因为不知道案情,当我看了浙江法院对吴英案件的释疑后,认为有必要说一说了。

针对媒体报道的,浙江女富豪吴英在看守所内检举了多名官员,希望通过立功争取宽大处理,但仍被判处死刑的问题,浙江高院相关负[……]

Read more

为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关押专家建议:细化刑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研究中心近日召开了“刑事羁押必要性审查研讨会”,与会者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进行了研讨,并对如何进一步落实刑事羁押必要性审查提出了建议。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

Read more

庭前案卷移送制度OR庭后移送案卷制度

1996年《刑事诉讼法》曾经限制检察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范围,禁止检察机关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法院。立法者试图通过这种改革来解决法官“先定后审”问题,并促使法官在法庭审理中保持一定的“消极性”,不再主导证据调查活动,而保障控辩双方通过举证、质证和辩论来保持对庭审程序的控制力。但是,司法实践的经验表明,这[……]

Read more

高铭暄:罚金刑应有数额规定

在谈到罚金刑问题时,高铭暄说,罚金属于财产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判处罚金,对于那些追求不法经济利益的犯罪分子和犯罪单位来说,既可以剥夺其继续实施犯罪的经济条件,也能起到惩罚与教育的作用。

高铭暄表示,我国刑法中挂有罚金刑的罪约有200多种,其中有数额(包括明示数额或[……]

Read more

被害人谅解,不以提出从宽意见为条件

刑事和解制度对被害人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补偿,加害人获得被害人谅解,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和重大价值。因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

Read more

故意杀人致3死1伤,取得被害方谅解 最高院未核准死刑

董兴(化名)的生死伴着死刑复核的环节而跌宕……“致3人死亡、1人重伤,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地方法院法院的裁定书中曾连用三个“特别”对此案定性。

案件报请最高法,死刑还是死缓?核准还是不核准?一个字的改动,却是生与死两种境地。

最终,董兴被改判死缓。“3年多的时间[……]

Read more

何怀宏:死刑三问

一、死刑究竟意味着什么?

何谓死刑?死刑究竟意味着什么?死刑是要达到何种目的?死刑能否达到这种目的?它满足了一种什么感情?又容易引发或刺激出一些什么东西?它是否是恰当的惩罚手段?长久地保留死刑与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否和谐、又是否和“与时俱进”的努力相合?我想我们需要带着一种体验进入、并深入地思[……]

Read more

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但形成世界上中国独有的制度。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