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毅(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人民检察院的刑事审判监督权遭受学界部分学者的质疑。但是,从检察制度生成的历史来看,检察官角色产生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监督、制约法官;从比较法的角度看,由检察官行使审判监督权,对法官的程序违法行为实施监督,也符合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角色的基本定位;从现实的[……]
刑事辩护律师|金融罪犯辩护律师|知识产权犯罪辩护律师|白领犯罪辩护律师
万毅(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人民检察院的刑事审判监督权遭受学界部分学者的质疑。但是,从检察制度生成的历史来看,检察官角色产生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监督、制约法官;从比较法的角度看,由检察官行使审判监督权,对法官的程序违法行为实施监督,也符合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角色的基本定位;从现实的[……]
论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
摘要: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程序控制权属的分配。按照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当事人主控与法官主控两种基本模式,这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运作原理。应明确民事证据调查具有目的指向性、时空特定性、运行技术性、过程法定性和要求正当性五个重要的程序特征,这对于理解[……]
曾大鹏博士论文
曾大鹏:
1:见义勇为立法与学说之反思——以《民法通则》第109条为中心。
摘要:见义勇为可以被定义,其是自然人在履行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公共的或他人的利益,而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抢险救灾的正义之举。在民法属性上,见义勇为呈现出多样性,与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有紧密[……]
万毅(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维护自由是刑事司法机制的价值本位。刑事司法机制对自由价值的追求,是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追究和对法秩序的保障来实现的。刑事司法机制以相对自由观为正当性基础,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自由向积极自由过渡的发展历程。刑事司法机制中的自由涉及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以及财产自由[……]
论文摘要
正如西方一位著名哲学家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它的后果可能超过十次犯罪。实践中,相同或相似案件的不同判决结果的大量存在,使我们不得不对法律的实践理性产生了质疑。量刑偏差必然侵蚀和破坏法律肌体,严重降低刑罚适用的效益,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司法腐败。因此,近年我国一些地方司法机关陆续出台了限制法官[……]
解决职场性骚扰的最佳方案
摘要:性骚扰,从本质上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耍流氓”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语言或者行为违背他(她)人意愿进行与性有关的挑逗、侵犯、侮辱和控制等行为。但性骚扰作为一个现代名词,往往就与侵犯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如199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辞海》中首次[……]
摘要:侦查是一种重要的诉讼活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任意侦查与强制侦查)公开侦查与秘密侦查)主动型侦查与回应型侦查,侦查权的理性根据在于它的基本价值)历史源流和现实条件%侦查权的发展最终形成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对上述基本问题的探讨$构成侦查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我国法院审判长选任负责制的检讨与前瞻
摘要:我国法院现行审判长选任负责制与现行司法制度存在一些冲突且被实践变相扭曲,以加强行政管理的方式对选任审判长的权限予以剥夺或限制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审判长选任负责制的指导思想、内容及其生存的必需条件来看,审判长选任负责制作为一项过渡性制度,尚有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
合意性搜查制度:基础与应用
摘要:合意性搜查的法理基础存在于其搜查必要性与被搜查人自由意志的双重保证之上。在西方法治国家,合意性搜查是一种运用范围较广、但又受到严格的程序规制的任意性侦查行为。而在我国,合意性搜查在侦查实践中尽管普遍存在并运行良好,但却处于立法缺失的无序状态。基于对现行制度的考察与法治[……]
万毅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应当以公共利益衡量作为公诉机关裁量是否提起公诉的根本准则,据此应当建立“污点证人“制度;二是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建立不起诉与暂缓起诉相配套的二元“消极公诉”机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