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适用现状及完善思考

曾于生曹卿龙

【内容提要】新《刑事诉讼法》设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对于动态考察被羁押人继续羁押的必要性、最大限度维护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实践中,目前刑事羁押率依然呈高位态势,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收效甚微,尤其在审查启动、审查模式、审查内容[……]

Read more

在主要依靠言词证据、间接证据的情况下对雇凶杀人犯罪事实的认定

李静然
【内容提要】受雇者犯罪事实清楚,但雇凶者系经过精心策划后幕后操纵犯罪,且从侦查阶段即开始翻供,认定雇凶事实缺少有力的客观性证据。经综合分析全案证据,特别是充分运用证据印证规则,在案证据证实雇凶者对于受雇者完成作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雇凶者的翻供内容和理由均不成立,足以认定雇凶杀人事实。
■[……]

Read more

二审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研究

杨杰辉
【内容提要】二审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主要包括非法证据的排除对象、排除非法证据后如何处理原判决、如何进行重审以及受理审查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的时机等问题。二审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的对象原则上应该限于已经在一审程序中提出过排除请求的事项,但是对于明显错误以及当事人没有机会和能力及时提出异议的事项,也[……]

Read more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若干争议问题解析

宫步坦刘斯凡
【内容提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属于品格证据的范畴,根据我国刑事立法规定,可将其视为证人证言;考虑到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特殊性,其调查主体由第三方组织担任最为适当,调查内容原则上可以分为人格调查和社会环境调查两个方面,调查程序中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机及调查结论的[……]

Read more

缓刑适用的规范化进路 ——以制度完善为中心的理论探讨

敦宁

【内容提要】我国缓刑适用率偏低及缓刑适用不规范的现象与缓刑适用制度本身的缺陷存在很大关系。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的缓刑适用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正,但是其具体的修正内容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缓刑适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化的制度设计[……]

Read more

虚假宣传构成欺诈之认定

马一德
【内容提要】将虚假宣传行为认定为欺诈并施以惩罚性赔偿已成为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的重要手段。我国法律并未定义虚假宣传,实务上认为虚假宣传意味着宣传呈现的内容不实,意图使信息接受者产生错误认识。行政处罚是否认定欺诈、争议商品数额的大小、商品品牌知名与否等因素都会影响法院对虚假宣传构成欺诈的认定。综[……]

Read more

自由刑的效益之维

敦宁
【内容提要】刑罚效益理论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在刑法学或刑罚学研究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刑罚理论。自由刑的刑罚效益表现为其成本投入和收益产出的比例。自由刑的成本包括资源投入成本和社会代价成本两部分,而其收益则主要表现为预防犯罪的效果。我国的自由刑一直是在“高成本[……]

Read more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和适用研究

马宁王瑀
【内容提要】非法经营罪属于典型的行政犯,其立法特征与我国1979年旧刑法中的“投机倒把罪”类似,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因此有人称之为“小口袋罪”。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对传销、网络游戏外挂等新型案件都以非法经营罪处理,有扩大非法经营罪适用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有必要对这些典型案件进行分析[……]

Read more

反恐刑事法治的理性构建–“我国惩治恐怖犯罪的立法完善学术座谈会”研讨综述

赵秉志袁彬郭晶
反恐既是一个国内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对恐怖犯罪的刑法治理,日前,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我国惩治恐怖犯罪的立法完善学术座谈会”对《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反恐刑法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研讨
恐怖犯罪严重危害公共安[……]

Read more

售后包租行为之法律性质探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为视角

梅锦王英芳
【内容提要】售后包租是开发商的促销手段之一,但“包租”约定,使得售后包租的行为具备了“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应保持足够的谨慎,其直接原因在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要求,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由“强政府——弱市场”向“强政府——强市场”进行转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