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正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必要性
1、该罪对犯罪数额的要求不合理
该罪将犯罪数额界定为“差额巨大”,并将罪名确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言外之意,一般的差额构不成该罪,这不符合该罪的立法目的。该条规定实际上确认了国家公职人员的财产公示制度,这也是国际通例。我国不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公布自己的全部财产,但[……]
刑事辩护律师|金融罪犯辩护律师|知识产权犯罪辩护律师|白领犯罪辩护律师
一、修正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必要性
1、该罪对犯罪数额的要求不合理
该罪将犯罪数额界定为“差额巨大”,并将罪名确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言外之意,一般的差额构不成该罪,这不符合该罪的立法目的。该条规定实际上确认了国家公职人员的财产公示制度,这也是国际通例。我国不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公布自己的全部财产,但[……]
作者:蒋程猷刘武波来源:网站原创内容:[案情]:1998年3月,吴某经人介绍与张某相识后恋爱,同年12月,双方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初,双方感情尚可,但1999年吴某生育一女孩后,双方为了孩子问题经常发生争吵。2000年9月,在一次激烈争吵后,吴某赌气离家外出打工。后结识男青年刘某,双方产生[……]
张卫平刘蓓蓓
轰动全国的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和黎景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一审均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但分别经四川高院和广东高院二审后,均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被告人无期徒刑,理由之一是其犯罪时处于严重醉酒状态,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有支持者提出了“行为人醉酒驾车,对自[……]
被告人刘某,男,17岁,河北省涿鹿县人,小学文化,农民。
2000年3月20日19时许,被告人刘某到同村独身老人曹世清家谎称其无钱买化肥,向曹借钱。当曹借给刘200元钱后,刘见曹把剩下的钱放回柜中,便心生歹意。刘离开曹家不久又返回,谎称刚才借的钱丢失了,让曹一同出去找。在街上,当曹弯腰找钱时,刘乘其不[……]
作者:杨世雄廖美春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5年3月23日晚,段某伙同曾某、陈某、袁某持刀前去寻找以前结怨的邱某报复末成。次日,邱某托人打来电话约定双方在县城一店内和解。当晚7时许,段某、陈某、曾某、袁某四人各带一把西瓜刀前往。在快到店门口时,邱某刚好从店里出来,段某见状走开到一边,陈某、[……]
审查起诉工作中,追诉漏犯是检察官的重要职责。但是,对于追诉漏犯的范围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办案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影响了检察活动的严肃性。
从实体法上概括,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共同罪责人员说。追诉漏犯,限于共同罪责人员,即与原案犯罪行为具有同一性关系的犯罪人员。(二)牵连犯罪人员说。追诉漏犯,不[……]
作者:曹翠萍吴宗建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刘某某是某市教委下属的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教学研究室每年都要编写不少学习参考书,这些书大都发往市教委下属的中小学校,销量较大,利润丰厚。1998年,教研室组织编写参考书《英语新世纪》,南京某出版社闻讯后,马上赶到教研室要求承办该业务,并承诺事成后会表示感谢[……]
我国刑法规定,犯侵占罪的告诉才处理,这就是说在没有被害人告诉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并不能主动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众所周知,侵占罪的对象既包括私人财物,也包括公有财物,对侵犯私人财物的,被害人会充分地行使自己的告诉权,然而当侵占的对象为无主物或所有权归属不明的财物(如埋藏物),并没有具体的被害人时,由谁[……]
付志强叶鹏
论文提要
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诉讼手段来解决矛盾和纠纷,伴之出现的是一些不良的诉讼副产品也随之涌入法院,当事人滥用诉权提起虚假诉讼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虚假诉讼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然而由于我国刑法对此行为没有明文规定,不但实践中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定性认[……]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发现了“重新犯罪招致了回归控制,回归控制制造了新的犯罪,新的犯罪又强化了回归控制”这一悖论,在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纠缠不清的状态下,笔者依据认同理论和正义原则,构建了“控制回归控制”的预防重新犯罪方案。
一、重新犯罪现象与回归控制政策
(一)重新犯罪现象
1、数量
根据浙江省监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