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三编第四章用4个条文对死刑复核程序作了规定,内容涉及死刑核准权的分配和死刑核准审判组织的组成。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特有的程序,是保证死刑正确适用的最后一道诉讼程序屏障。2007年1月1日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再一次确保了死刑的统一适用,防止错杀。
死刑复核程序本[……]
食品犯罪呈现三个新趋势
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各地法官、检察官在他们的微博微信中不断转发此消息。在近年来打击食品犯罪的行动中,身为司法官的他们亲历了此类犯罪的演变历程。
从“小作坊”到规模生产:灰色产销链条形成
食品犯罪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几个人、一个[……]
言语唆使属于帮助犯还是共犯?
2012年4月,文某、李某、朱某、冯某等人在一起,朱某提出要去抢劫他人财物,文某、李某表示同意,冯某因自己的手机不好用,便要求朱某他们抢一个手机给自己。随后,四人一起至某中学附近巷口。在该巷口,文某等三人采取殴打、用砍刀威胁、语言恐吓等手段,抢劫被害人赵某等人手机二部、现金若干。期间,冯某并未参与实[……]
以假购房凭证抵押借款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案情:肖某欠他人10万元高利贷,为偿还债务,以做生意为由,经中间人介绍,于2012年1月12日向付某借款7万元,并与付某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利息。同时,为提高信用,肖某还伪造了购房协议和购房收据,与付某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并找来岳某、张某作为担保人。
然而,肖某在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拿到付某[……]
从“排除合理怀疑”看实体真实相对性
修改后刑诉法第53条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作出规定,即“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其中,“排除合理怀疑”的规定引起了广泛争议。以下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排除合理怀[……]
附条件不起诉考察要注意吸收社区参与
修改后刑诉法增加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规定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笔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要注意吸收社区参与。
一、吸收社区参与,有利于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社区里的成长。大部分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
醉酒驾车追逐致人死亡的行为究竟该定何罪?
案情简介:2013年2月18日晚,犯罪嫌疑人唐某在自家陪朋友饮酒至次日凌晨1点多,早上7点起床后到一路边小店吃早饭,与一陌生人徐某发生争吵。徐某乱骂唐某后驾车离去,唐某遂驾驶自己小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追去。追逐途中,唐某的车头与路边房屋相碰,并撞上屋前行人邓某,造成车辆和房屋受损、邓某当场死亡。[……]
“碰瓷”后索要高额修理费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一、案情
2013年1月至3月,犯罪嫌疑人周某、赵某、李某、王某、刘某经过事先预谋,在西宝高速公路上利用租来的两辆小轿车,寻找大货车为作案目标,迫使大货车从慢车道向快车道变道,另一辆小轿车故意用该车的右前轮碰蹭大货车的左后轮,将大货车逼停在路边,以碰车为由向大货车司机索要高额修理费。对不愿交出钱财的司[……]
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发生竞合如何选择适用
李某,系某学校在校学生,刚满16周岁。受成年人张某教唆在公交车上扒窃多次,盗得财物价值共计约600元,后来李某因后悔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对违法所得予以返还,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分歧意见: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虽多次扒窃,但系受人教唆,犯罪数额较小,情节轻微,且系未成[……]
追诉漏罪与裁量新罪如何确定总和刑期
刑法第69条规定了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20年,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对此作出修正,规定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上限仍为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上限则为25年。自此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由单一上限制变为双重上限制。
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被发现[……]